東西問丨短評:從歷史看中美民間交往的“暖”與“和”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從歷史看中美民間交往的“暖”與“和”
中新社記者 文龍杰

中美關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這既是一條國際關系的規律,更是中美關系史給出的經驗,回顧中美民間交往中的“經典互動”啟迪頗多。
“鼓嶺故事”暖意融。自19世紀起,一些美國在華僑民在福州鼓嶺生活,與當地居民結下深厚情誼。密爾頓·加德納對曾經生活過的鼓嶺魂牽夢繞,彌留之際喃喃不絕“kuliang,kuliang……”薪火相傳,如今越來越多曾在鼓嶺居住過的美國家庭到訪鼓嶺“尋夢追憶”,越來越多美國民眾對“鼓嶺故事”有了深入了解,體會和講述其中“人類所具有的美好情感——理解、尊重、和平、友誼和愛”。

“飛虎隊佳話”續相傳。二戰期間,中美為抗擊法西斯并肩作戰,兩國人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飛虎隊佳話”。80年來,飛虎隊員和后代曾多次訪華,邀請當年救助過美國軍人的中國老百姓訪問美國,追憶兩國人民相互支持的崢嶸歲月,飛虎隊與中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的情緣歷久彌新。在重慶、云南昆明、廣西桂林等飛虎隊當年戰斗過的地方,紀念碑與紀念館將“飛虎隊佳話”鐫刻在時空中流傳。
“乒乓外交”有新篇。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破中美關系二十余年之冰,“小球推動大球”,實現“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翻開兩國關系新篇章。2015年,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參觀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向當地青年贈送乒乓球器材。數月前,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致信習近平主席,祝愿中國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和亞運會取得成功,表示將致力于不斷增進中美青年合作和人文交流。

“中美交響”曲不輟。1973年,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費城交響樂團首次訪華,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訪華的美國樂團。中美藝術家同臺“協奏”《二泉映月》與《黃河》,合唱《美麗的阿美利加》,情感共鳴。50年來,樂團作為活躍在中美兩國間的“文化使者”先后12次訪華。今年11月,樂團的10余位藝術家和中國交響樂團及多國歌唱家在北京舉行題為“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音樂會,再入史冊。
中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并一貫支持鼓勵中美民間交往。從向“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等活動致賀信,到復信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再到復信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主席和飛虎隊老兵、費城交響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習近平主席與美國各界人士多次真摯互動,推動中美民間友好續寫新的篇章,為兩國人民加強交流、增進理解、擴大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歷史深處,由表及里,或可對上述四個片段的意義再作探解:“鼓嶺故事”傳遞出的是中美民間友好交往的暖意融融,“飛虎隊佳話”則講并肩攜手,“乒乓外交”似寓意“你來我往”的互動,“中美交響”蘊含由“協奏”至“和鳴”。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源遠流長,民間友好交往從未中斷,歷史已充分證明,兩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建立起深厚友誼。
習近平主席在近日給費城交響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的復信中,勉勵費城交響樂團和包括中美在內的世界各國藝術家一道,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由是理解中美民間交流中的暖意、攜手、互動、和鳴,可見“中美關系的基礎在民間,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大有空間。(完)
文化教育頻道精選:
-
2023年12月2日 16:39:19
-
2023年12月2日 09:07:22
-
2023年12月1日 14:47:27
-
2023年11月30日 09:25:54
-
2023年11月29日 09:25:55
-
2023年11月29日 09:18:31
-
2023年11月28日 09:44:11
-
2023年11月28日 09: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