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徐文欣)11月初,美國飛虎隊代表團訪華,美國飛虎隊與中國人民并肩抗戰的歷史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在這段歷史中,華僑華人的力量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近日,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美洲華僑與抗日戰爭》作者潮龍起接受記者采訪,講述華僑華人與美國飛虎隊的故事。
“飛虎隊是美國援華空軍的俗稱?!背饼埰鸨硎?,1941年,美國的陳納德將軍率領一批美國青年飛行員組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以下簡稱:航空隊),與中國軍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陳納德任飛行教官。航空隊下設三個中隊,有飛機60余架,由于機身繪制有長有翅膀的飛虎和帶有利齒的鯊魚圖案,航空隊又被中國軍民俗稱為飛虎隊(Flying Tiger)。
飛虎隊在中國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也作出了巨大犧牲。援華作戰期間,不少美籍飛虎隊隊員犧牲,部分隊員被中國民眾營救,許多中國人在營救過程中獻出生命。
“飛虎隊的隊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廣東,特別是其地勤人員?!背饼埰鹫f。
飛虎隊不僅在中國打擊日軍,還遠赴東南亞和日軍作戰,他們穿梭于喜馬拉雅山脈,開辟了著名的“駝峰航線”,把大量軍用物資從印度送到中國。潮龍起介紹,1942年,隨著滇緬公路的切斷,“駝峰航線”成為盟軍向中國運送物資的重要渠道,被稱為“空中生命線”。
“許多隊員不畏艱險,置個人生死于度外,為保障境外戰略物資通過‘駝峰航線’順利運往國內作出了重大貢獻?!背饼埰鸨硎?,來自中國的飛行員陳文寬上尉曾參與‘駝峰航線’的測量和運輸工作,據陳文寬的回憶,這條線沿途海拔均在4500-5500米以上,暴風雨、寒流頻繁,運輸線環境險惡,代價極為慘重。
生于1919年的廣東臺山籍移民伍覺良,1937年移民美國,后與人合伙經營一家海產店,1943年正當商店蒸蒸日上之際,應征入伍被編入第14航空隊做翻譯。第14航空隊的主要任務是飛越“駝峰航線”。1946年,伍覺良結束軍旅生涯,再次回到紐約唐人街。
“飛虎隊是美洲華僑華人抗戰中不能忽視的一部分?!背饼埰鹫J為,由于軍隊史料的屬性,當下對于飛虎隊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伴隨著飛虎隊老兵再次來到中國的消息,美國飛虎隊研究院院長陳燦培日前與十余位僑領宣布向中國的16家博物館捐贈飛虎隊文物,華僑華人與美國飛虎隊的故事在當下得到續寫。(完)
華人頻道精選:
-
2023年12月2日 09:10:13
-
2023年12月1日 10:33:29
-
2023年11月29日 09:14:37
-
2023年11月27日 09:38:14
-
2023年11月27日 09:19:13
-
2023年11月18日 09:26:06
-
2023年11月18日 09:20:16
-
2023年11月17日 11:28:19